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干警随笔
火炉之夏
分享到:
作者:谢雯琦  发布时间:2016-10-20 17:19:38 打印 字号: | |

   这个夏天,新闻里滚动播出的都是某某地区已持续高温,某某地区高温天气又创历史新高的报道,又有不少权威统计发表 “火炉”城市的排名,引来不少网友拍砖叫热,各执一词,更有甚者举地面上烤肉、棉被晒焦的事例以佐证这冒火的天气。诚然,大家都被“烤”得难以忍受,但这全民喊热的热闹景象也给这炎炎夏日添加了不少有趣的话题。

据说在新出炉的“火炉”城市排名榜单里,武汉已跌出前四位,这让我有些意外,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火炉”里,一到夏天,武汉人就会带着掺杂着无奈又有些自豪的复杂情绪感慨,这是火炉啊,其他地方再热,热得过火炉吗?!确实,武汉在外的名气可也是沾了这火炉盛名的光的,估计,武汉市民对新出的“火炉”榜单是不服气的。也是,就算现在气温再高,到了室内,空调的精确温度调控可以让室温保持在让人感觉最舒适的二十六度,只要呆在室内,哪里还会有身处“火炉”的体验,这能与空调普及之前忍受“火炉”炙烤的武汉人的切肤之热相比吗?

对于空调出现之前的武汉夏天的“火炉”之热,我是有着深刻体验的。每年过了六月,气温就开始跃跃欲上了,七月以后,基本上每天的最低气温也维持在三十度以上,而最高三十六度以上已是非常平常,对于三十九、四十度的高温,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在那些天,空气像凝固似的使人闷得透不过气来,电扇摇头摆脑地使劲运动,吹出来的热风只能蒸发毛孔里不停渗出的汗,而这却更加让人感觉身体的水分快要蒸发完了。那时到晚上七点以后,街上就热闹起来,人们不是相约出来逛街的,而是争先出来占据纳凉的有利地形摆起了竹床阵。有相当一部分的武汉人在户外睡觉,因为到了晚上,已经被晒了一天的房间俨然成了一个蒸笼,热气聚集在房间里蒸腾,仿佛立志要把房间里的人蒸熟端出锅去。

那些年,我家在楼房单元的最西边,是名副其实的西晒。尽管阳台上白天挂起了竹帘遮阳以抵挡扑面而来的暑气,可在似火的骄阳下,阳台依然被烤得发烫。爸爸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往阳台上泼水,一盆盆水泼下去,阳台地面滋滋地一片响,随后股股热气直往上冒,只有这样,烤得发烫的阳台才能几个小时之后慢慢降下温来。因为爸妈不喜欢在户外纳凉,五、六个平方米的阳台就成为我家夜晚的主要活动场地,吃饭在阳台,纳凉在阳台,睡觉也在阳台。邻居们也大多像我家这样,每家阳台上都有乘凉的人,经常是楼上楼下,隔壁左右的邻居在自家阳台上一起说话聊天,打发闷热的夏夜。在整个夏季,全城最凉快的地方非江边莫属,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到阵阵夏日凉风,江风带着潮湿略有腥气的味道,从江面送来短暂的清凉,略微安抚了人们被骄阳烤得燥热不安的情绪。

酷暑对于大人们是难熬的,但是对于当时的我却是欢乐的假期。因为在夏天,太多快乐的事情占据了我的生活,有游泳戏水、吃冰棒、喝汽水这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哪里还会顾得上身上又疼又痒的痱子。如果热得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在大澡盆里泡个澡,之后浑身擦上冰爽的痱子粉,就找小伙伴串门去了。那时候,串门是件平常不过的事,每家每户都大开着大门,恭候着能有一阵凉风吹进来解暑,却往往风还没到,小孩子呱噪的疯闹声已毫无遮拦地闯了进来。因为擦了痱子粉或者痱子水,孩子们都变得白白嫩嫩、香香滑滑,只不过这白净的模样维持不了太久,一会儿工夫,就都黑汗水流地各自回家找妈妈了。在洗完一天里最后一个澡后,我就乖乖地躺在竹床上,享受着妈妈用鹅毛扇扇来的习习凉风,数着天上老数不完的星星,迷迷糊糊地睡去。

这样的美好夏日时光,随着空调进入普通百姓家,也只能保留在记忆里了。

现在,武汉的街头已很少见到竹床的身影,到了夜晚,家家户户都紧闭着大门,空调外机轰隆隆地向外吐着热气陪伴着依旧闷热的夜。爸妈在电话里依然向在深圳的我抱怨武汉的热,只是现在热得只能呆在房间里吹空调,哪里都不能去,而不是原来热得不能在房间里呆。爸妈已决定去神农架避暑,我知道,作为久经“火炉”考验的他们其实更多的是想找个地方休闲游玩,武汉夏天的热,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禁想起妈妈原来对我离家时说的话,在武汉都这样长大了,还有哪个地方你受不了的吗?


 

责任编辑:谢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