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干警随笔

陆川客家人过年习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09-07-06 11:26:25 打印

                          陆川客家人过年习俗

    陆川县隶属广西玉林市, 陆川的“ 陆”是表数字“六”的。有六条河流流经陆川县境内: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和清湖河。因而陆川原本含义是“六条河流之意”。陆川和邻县博白均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陆川现约有五十多万客家人,为明朝中叶时期,从福建省上杭县和福连珠玑巷迁徙而来。按辈排,至今大体上是十八至二十代。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中国最早的春联,道出传统节日的气氛。各地风土人情不同,过年习俗也不尽相同,那么,陆川人是如何过年的呢? 

    陆川客家人过年讲究的是热闹、隆重、团圆。一般冬至前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主人把鹅、鸡、鸭用笼子关住,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这个过程谓之“槽”。到了过年的时候,鹅、鸡、鸭就会养得肥肥的,主人宰杀时就会十分高兴,如果家禽养不肥,主人就会感到没面子。以前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都要举行祭灶仪式,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灶君取下烧掉,年三十凌晨把新灶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烧饼之类祭品,在灶前烧香送、迎灶神。不过,这个仪式到现在只存于一些偏远的客家村寨,大部分地方都消失了。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后,要择吉日打扫卫生,浆洗衣裳、被褥、蚊帐、窗布等物,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这时,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陆川县北的客家人喜欢爆米花,县中的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县南的客家人喜欢炸“油鼓”---“油鼓?”(he)。

    “油鼓?”是糯米添加适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圆,要掌握火候,经油一炸就鼓涨起来,这大概是“油鼓?”一词的来历吧。“油鼓?”呈金黄色,入口香而软,并且耐贮藏,的确是独特风味的客家小吃。

     此外,陆川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无鹅不像年”之说。据老一辈人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比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耐饥少病,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笔者小时候见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鹅,少的几只,多的十几只,一到春节鹅的叫声此伏彼起,未见人影,先听鹅声,饶有情趣。现在,养鹅已成规模化产业,尤其是陆川县乌石镇的养鹅业蓬勃发展,乌石白切鹅也成为一道餐桌佳肴,风靡广西,走向全国。

    除夕之夜(俗称“卅夜”)是过年气氛最为浓厚的一天,家家拜山神、社公、土地,户户在厅堂挂像祭祖宗。在大门口贴上春联,房间、谷仓、禽畜栏、家具、床铺,甚至水缸都贴上红纸条,即所谓的“利市”。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新衣。除夕之夜,不管多远的亲人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吃年夜饭前各家要张灯结彩、张贴门飞、春联、门神(古时门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唐后改为秦叔宝、尉迟敬德,近年有的贴上财神爷,招财进宝)并备好年货作迎春之用,习惯上备好三牲酒礼祭供。人们先是祭记社公,然后祭拜祖宗。以前敬祖宗胜过敬神,家境好者认为是祖宗庇佑,贫寒者也自认是命运不佳。祭拜过祖宗,接着是吃团圆饭了。与北方地区年夜饭吃饺子的风俗不同,陆川客家人团圆饭的饭菜特丰富,尤其是鱼、鸡、鸭、鹅等往往初一也吃不完,为的是取“年年有余”的好庆头。吃罢团圆饭,全家老幼在长明灯下聊天玩乐,谓之“守岁”,每个房间都要灯火通明,叫“点岁火”,连猪舍牛栏也不例外。时钟一敲半夜零时为大年初一,各家各户争先恐后点鞭炮烟花,喧闹无比,有的甚至通宵达旦。爆竹烟花震天动地响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大年初一,进入欢度新年的高潮。客家人过去年俗说: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剩余肉,耕个耕,读个读。初一这天的人们起得特别早,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大家都要说吉利话,从初一到十五都不准讲不吉利的话,否则就要被掴嘴,名曰“打发新年财”。人们认为新年“一日定一年”,故当先辈的事前嘱咐小孩说话要避凶就吉,不要乱讲,忌讲粗口话、打架、骂人和打烂东西,如违犯了要讲吉利话。见老人要恭喜,说声添福增寿;见商人要恭喜发财一本万利;见大人要恭喜发财、万事胜意。而且新年有不得杀牲、不得煲药、不得耕种、不得扫地等诸多讲究。饮过早茶,人们又互相拜年道贺。小辈见长辈口称恭喜发财,长命百岁,长辈给后辈打发红包。再祭拜先祖后,兄弟叔侄,几家人合吃饭,共享天伦之乐。此外人们往往也全家上街观赏舞狮、舞麒麟、舞龙表演,乡民还常穿着节日盛装来逛街、游园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舞麒麟所用的麒麟为竹纸扎绘而成,长十余米,由4至8人组成,配以一人歌舞,撑罗伞,举彩牌,上写恭贺新禧,敲锣鼓,奏八音,飘妙震撼。歌舞者唱词清新,随机应变,见人赞人,见物誉物,七言四句,令人陶醉。

     大年初二是走亲戚拜年的时间,特别是新婚夫妇一定要去岳父母家拜年,去时要带一对小母鸡,要祭拜岳父母家的祖先,并告知祖先女儿已出嫁成家。这天一早家家户户?ǎ?ang)大阉鸡祭祀祖先和社头(土地庙)、灶君等,燃鞭炮、纸钱,叫“烧开年纸”。烧了开年纸才能开始走亲戚。走亲戚由亲及疏,一般到初十都走完近些的亲戚。上年结婚的夫妇在初二这天要拿上肉面糕饼回娘家,中年老人有孩子的亦遣孩子到外婆家。去亲戚家一般当天去当日回,不得已待到初四才能回,因为初三为穷日,不能去也不能回。农村小孩第一次随父母到亲戚家,回担礼品还送一只鸡,称爬路鸡,寓孩子从此记得这门亲戚。

    大年初三客家人认为是“三穷”日,不喜欢到别人家,也不欢迎别人到家里。这一天一大早要开门扫地,喻示把“穷鬼”扫出门,一边扫地一边唱:“金银财宝担担来,乞儿穷鬼出门去,你出不出?不出扫把打屎忽(屁股)”,接着又用扫把左右打几下。把垃圾堆成一堆烧掉,放一串鞭炮,表示送走了“穷鬼”。有些地方早上有吃“岁饭”的习俗,即前一天晚上先把饭蒸好,等到明早吃。吃饭前亦先要供奉神仙和祖先。

    初四也是拜访亲朋戚友的时间。“初五、初六,有酒无肉”,这是过去客家人生活的写照,现在生活富裕了,别说初五、初六,就是到了年十五(元宵)也会餐餐有鱼有肉。改革开放以来,陆川的年轻客家人大多外出打工,初五、初六也是该启程到外面闯世界的时候了。

    经济基础决定人们的意识。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就是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客家人过年既保留许多优秀的传统习俗,而许多旧习俗又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在假日黄金周,城乡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有的外出旅游欢庆。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必看的娱乐大餐。传统的饮食也在变化。旧社会人们除夕买下肉菜,年晚??ι毖迹?粤艘欢俦闶詹仄鹄矗??旰蠼哟?着蟆O衷谏?钏?教岣吡耍??辰簿肯拭牢逗茫?墓苌夏暧杏嗝挥杏啵吭诔钦颍?嗣腔寡?锨着笊暇萍页酝旁卜梗?醇盖?ɡ?K。拜年之风也在变,利用现代通讯在电话上恭喜,在短信息上祝福,省时又省工。过去祭祀祖先是为了祈求庇佑好年景,现在为的是尊老爱幼,懂得只有拼搏才会赢。过去过年延续到元宵节,现在人勤春来早,过了初五六便劳作耕耘,外出打工赚钱,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