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干警随笔

放纵自我——去实现心灵远足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1-12-06 15:36:23 打印

    如果不是出现这样的机会,假如没有党校老师的硬性要求——每人至少交三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不知道我的同学中还会有多少人(包括我在内)能主动去阅读那些被指定的书籍?也许是环境的变迁,也许还是本性的懒惰,不知道为何,书早已不读,更遑论提笔撰写那些多年久违的心得体会和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交往与体验,不同的生存境遇,尽管读同样的书也一定有着迥异的理解。当下,愿不愿意去读书?会不会主动去读书?有什么书值得去读?读什么品味的书?千人万选,人云亦云。充斥大街小巷的或是励志、创新,引领高薪风骚;或是追逐八卦娱乐,以“名人”效应吸引眼球;或是东拼西凑出版专著,让人一头雾水地领略学问之美妙;或是仕途坦荡,抑或商海弄潮,意气风发,直抒人生得意之感悟;或是早已历经蹉跎,看破红尘,寻觅宗教,求佛悟禅,无为论道,自诩知晓千古不变之玄机……当下,哪些文字能够成为传世之作留给后人看的更是无法甄别。能够醉心于挚爱的专业理论、潜心苦读的能有几人?或者寻找梦寐以求值得去看的书又有几本?老人谆谆教诲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训,距今天的我们已经十分遥远……。

    曾几何时,读书,承载着孩提时代的梦想,背负着父母亲人的叮咛,寄托着花样年华的希翼,意欲苦读书的人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从青春年少到风华正茂,再上而立之年,已逾不惑,转瞬间知天命;生存方式与环境早已发生革命性变化。个体从单身已转入二人世界;随即,又迈入三口之家;思维也从二元趋向多元……。

    事实上,许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测,儿时乃至青春年少时设计的所有梦想与现实之差距远至千里,个人之渺小而无法撼动生活与社会随时而变更行为规范,生活给予的机遇(自己已经走的路)大都无法自由抉择和取舍,只能循序现有。基于此,可读之书太少;忙于生计;无法心如止水……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早已列出诸多理由而疏于读书,等等。正因为不读书、读不到颇有价值的书,故无法写出发自肺腑且能够感动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人定胜天,曾被奉为信条。对个体而言,唯一可以掌控,且可以实现自我做主的事情就是读书了。以至于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可以完全由我决定;什么时候读,大都可以任我选择;读了之后,是否还会想起继续苦读也完全因心情而随遇而定。

    而那些早已设计且一直魂牵梦绕的无法实现的梦如何去实现,一句新月沉似水,且放青山白云间。入夜,随手翻看一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或是可以带你进入梦乡的书,彻底放纵自我——让心灵在静谧、温馨与恬淡中去远足!


 

责任编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