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首页 > 法院动态 > 法院要闻

全国首创“案件流转智能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9-18 14:53:01 打印

    审判流程不畅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立、审、执各环节之间、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法院之间案卷流转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导致案件从立案到开庭耗时长、上诉案卷移送时间久、案件结案后迟迟未归档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制约办案效率和案件效果。为解决这一顽疾,南山法院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出全国首个“案件流转智能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力促各审判执行环节有序高效衔接。该系统于今年8月份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具体功能和亮点如下:

    (一)移动办公加速案件流转。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办结归档,要经历扫描、送达、保全、审理、执行等多个中间流转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要发生案卷交接。传统的案卷交接方式,全凭人工记事、手工记录。各环节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有几大本厚厚的案卷交接登记本。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错登、漏登,还易形成案卷流转衔接不紧、繁琐耗时、查找困难等问题。该院开发的案件流转智能管理服务系统,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存在,依托微信APP运行。当发生案卷流转时,案件接收人在核对纸质卷宗无误后,只需打开微信中的该小程序界面,扫描卷宗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签收卷宗工作。此外,该系统还可以短信通知下一环节责任人取卷,及由当前卷宗持有人终结卷宗流转。为使系统发挥最大功效,该院还配套出台了该系统的操作指引,对账号管理、案卷二维码生成、卷宗在各程序中的流转时限等都作出详细规定,确保案卷流转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清晰。这些举措使得案卷流转操作更加便捷、衔接更加紧密,从而促进案件审理效率大幅提升。

    (二)大数据分析辅助审判管理。在传统案卷流转模式下,案件在各个环节停留的时间难以被准确掌握,由此造成送达慢、开庭晚、归档迟、上诉移卷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该系统,可以提取案件在各个环节中、各个责任人处,流转的时长、数量等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消除审判管理盲区,准确查找流程不畅的症结,进而予以针对性化解,构建起“线上 线下”全流程节点管理链条,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三)全流程留痕确保案卷安全。司法卷宗内存有证据原件等重要诉讼材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卷宗管理是法院工作的重要一环,而明确各个环节的案卷管理责任人、督促办结案件尽快归档,是保障卷宗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案件数量逐年迅猛增长,纸质登记案件流转难免出现疏漏。该系统开通后,该院所有卷宗在所有流转程序中的签收登记、移交管理均在线上操作。系统还支持快速查询案卷当前持有人、签收记录、转出记录等数据信息,案件流转实现全程留痕,各环节案卷管理责任一目了然。通过强化责任落实,促进卷宗管理的规范有序。在案件流转终结后,系统还将提示案件当前持有人尽快归档,进一步消除案卷在流转过程中遗失、损毁的风险。

    (四)信息公开倒逼司法服务提升。接下来,该院还将对该系统持续升级改造,陆续上线重要办理节点对案件承办人提醒、实时办理状态对案件当事人开放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以节点管理促进审判效率提高、以信息公开促进司法服务提质的目标,真正使该系统成为案件的“金管家”、法官的“好助手”、当事人的“一点通”。


 

责任编辑: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