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及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山区是全国创新强区,国务院首批17个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南山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以创新的方法激励创新,以创新的方法保护创新,以改革的思维解决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创新审理模式 探索建立现代化纠纷解决机制 2014年,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创造性地将互联网的先进成果运用于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中,推出全国首家“互联网民事纠纷调解中心”,并在运转实践中升级为“知识产权案件互联网审理中心”,实现了“E立案”“E送达”“E调解”“E庭审”。 2017年11月,在包括公、检、法、司及企业等多家知识产权相关单位入驻的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互联网审理中心和巡回法庭。入驻以来,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已在中心开展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庭审及示范庭审四大类业务。截至目前,已受理各类业务300件,示范庭审20次,并与辖区公安、检察、公证处等单位协调处理业务10余次。 借助该平台,南山法院将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构建一个以中心为终端的“漏斗型”纠纷化解通道,促成全社会形成在线纠纷多元化解的法治生态。同时,与公证处就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证据保全工作进行合作,以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 创新审判机制 促进审判工作高效化 面对案件数量激增、新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的现状,南山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达到“简出效率,繁出精品”的效果。 建立“速裁组”,以“三个规范化”(即程序规范化、庭审规范化、裁判规范化)提高简易案件的审判效率,力争速裁案件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切实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便民性和时效性。同时,由精审团队审理较为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以精品案例带动专题讨论,打造南山知识产权审理品牌,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向高效化、现代化迈进。 创新司法服务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7年10月,南山法院微信公众号中增设了“知产会讲”栏目,以“知·行”“知·想”“知·案”三个子栏目向公众通报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案例。针对辖区情况,发布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和司法意见,搭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线上线下“双平台”。 2018年南山法院将加强司法大数据的研究应用,拟与“知产宝”平台合作,对南山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推出《南山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数据分析报告》,以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领域司法保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