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构建更加务实高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南山法院针对诉前调解的“痛点”,采取五项举措,精准发力破难题,努力提升诉前联调工作质效。 一是及时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针对调解工作人手短缺、人员流动快的“痛点”,南山法院及早预判,打够“提前量”,全力补充调解力量。今年3月,将区司法局新派驻的30名人民调解员分配到调解一线工作,目前全院共有69名派驻人民调解员,为开展好诉调对接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员保障。 二是扎实组织人民调解员培训。针对新任调解员业务生疏、上手慢的“痛点”,南山法院对新到岗的人民调解员及时开展入职培训,内容包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调对接的工作流程、调解的技巧方法等,让其得以尽快熟悉业务,投入工作。 三是积极搭建专业化调解工作室。针对类案纠纷频发、专业化调解力量不足的“痛点”,持续拓展与专业机构合作调解空间,为不同类型的纠纷找到专业化的调解渠道。在前期与南山区总工会、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服务中心构建良好调解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近期,南山法院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调解中心、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等组织初步达成合作备忘录,由上述机构派员参与南山法院诉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在院建立专业化调解工作室,促进相关类型纠纷的高效化解。 四是调研出台调解工作激励办法。针对调解人员因激励不足、动力不强影响成果的“痛点”,对保障调解经费、加强精神激励促进调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针对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和特邀调解组织,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办法。 五是推进司法确认远程视频审查。针对调解中当事人“多跑腿”的“痛点”,为便于当事人高效、便捷确认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效力,南山法院积极推进司法确认远程视频审查,与南山区各街道、社区及派驻南山区各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远程视频审查联系通道,并派人民调解员到南山区南园社区警务室进行业务交流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