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与中心城区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一流司法公信力的先进法院”,南山法院将2019年确定为“司法能力提升年”,并成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詹旭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学习、履职等八项司法能力。 一是提升政治担当能力,理想信念务求坚定。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干警利用学法考试、干部在线学习网站等平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党性情景式专题教育等活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警政治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提升审执业务能力,履职尽责务求成效。持续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对全院案件进行常规、专项和重点评查。继续开展发改案件分析报告工作,督促各部门从发改案件中找问题、找差距、促改进。完善法官业绩考评制度,建立适合工作实际的业绩考评体系。提升调解工作能力,邀请调解专家开展技能培训,增长化解社会纠纷本领。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研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为独任法官或合议庭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开展类案庭审查明要素提炼工作,编发《庭审事实查明要素指南》。开展庭审观摩和庭审争议焦点归纳训练,提升法官庭审驾驭能力。提升裁判文书说理和法律适用能力,建立标准化示范性说理文库。开展典型案例、精品案例培育工作,创建《南山法院典型案例》刊物。细化专项程序性事务指引,完善修订《程序工作指引》。强化执行人员岗前培训,提升执行员处理疑难案件能力。加强司法警察素质训练,进一步提升司法警察素质能力。 三是提升信息调研能力,服务决策务求实效。建立完善以主管院领导牵头,各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全体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人人参与、研究室专职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人员和各部门兼职调研信息宣传人员密切配合的“大调研、大信息”格局。完善调研工作机制,通过引入调研专家成立“调研评审专家库”,发动庭室建立“信息调研骨干库”,邀请主管部门进行专项培训等方式提高调研水平,服务领导决策和中心工作。 四是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便民利民务求有为。探索创建弱势群体立案协助制度,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爱心窗口,以员额法官定期值班的方式对确实有需要的群众提供记录服务。提升干警在调解、庭审、判后答疑等环节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增强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和对裁判结果的认同感。建立初任法官和新入职公务员值班制度,规定初任法官及新任公务员定期在窗口接待接访当事人。 五是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提质增效务求突破。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民商事速裁中心实体化运作,推行以“互联网审判+智能诉讼服务+质效提升助手”为内容的智慧审判速裁模式,力争全院一半的民商事案件在一个月左右得到快速处理。探索适合互联网案件的审理新模式,将特定类型的互联网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并确立部分涉互联网案件电子证据的存证与认证的裁判规则与裁判标准。深化特执模式改革创新和指挥中心机制建设,设置特执案件专案小组,配强特执团队办案力量。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挖掘培育精品案例,打造特色品牌。 六是提升科技运用能力,统筹事务务求高效。建立审判执行管控指挥中心,完善审判执行大数据集中分析平台功能,突出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和预测预判功能,为审判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司法办案的深度融合,为法官提供无纸化办案、类案对比、法条推送、裁判文书自动生成、庭审语音同步识别等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七是提升司法宣传能力,司法公开务求阳光。修全宣传机制,将宣传工作目标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坚持用好传统媒体、用足用好新媒体,构建法院官网、官微、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南方+等新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的司法宣传态势。完善庭审直播管理制度,将直播纳入绩效考核,突出精品化要求,打造一批优秀庭审直播案例。 八是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司法作风务求清正。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和审务督察工作,并按季度出具督察情况报告。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按月编辑学习资料、发布学习通知、检查学习情况,提升干警廉洁自律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制定年度廉政谈话计划表并做好督察检查工作,将督察检查情况与年终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提升干警拒腐防变能力。